今天演講請到輔導中心老師來講溝通技巧
不過整個來說叫做諮商技巧比較合適....

一開始老師先要我們拿出一張紙
列出我們對於一個溝通技巧好的人的特色
跟旁邊的同學互換後
開始一個一個叫人起來發表
在發表時,順便幫我們定義一些溝通好的人的內在與外在特質
就在快把全班的帥哥美女都快叫完時(全班有50人,真是會拖時間@@")
拿眼神對眼神的交會,開始帶入諮商同理對方該怎麼作

同理=簡述語意+情緒反應
假設A說:我最近交了一個女朋友,感覺很還不錯啦,恩..是不錯啦..還是要看我們未來發展怎麼樣...(引述老師某例)
這時如果說:
1)太讚啦!!我也.....
//因為對方說話可能會有絃外之音,如果直接這樣回答便打斷對方說話,沒有搞清楚情況
2)你最近交一個女朋友
//一個簡述語意的回答,把對方話給歸結成一句
3)你最近交一個女朋友,有種開心興奮但是卻怕受傷害
//簡述語意+情緒反應成功版,可以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感受有被聽到

老師強調對話能夠做到同理,對方才知到你有聽進去他在講什麼
一般的溝通都常常就是把話說close,無法繼續談下去
同理用的是一種open的對話方式

課堂上同學有人問了一個我很想問的問題--只是傾聽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?
老師薑是老的辣!!馬上就問班上同學有沒有想回答這個問題>
同學也就乖乖回答幫老師回答問題@@"
聽起來主要是兩派說法
1)不能,因為人就是需要你的建議才找你的
2)能,因為人心中其實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,只是想找個人確認自己的想法
老師也很巧妙的停在2)這個選項出現時,並自我表述他接觸過的案例><"(這招真是建議實習同學學起來)
--
這應該在輔導原理與實務課都上過了
只是當時不懂事只知道翹課,跟看閒書,所以沒有聽進去
想想鴻儒也常常用這種問法問我
你覺得是因為....所以....?
開放式的問題有時候真的會讓自己重新思索一次,自我分析一下
然後就突然有種自己找到答案的感覺出現
不過前提是你肯配合認真去思考啦
不配合的人相信對他也沒有用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