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馬山我們來到地圖上離這邊很近的西園鹽場
這個景點是烽哥看地圖自己加上的,我也是第一次來。
這邊有鹽場,老實說還蠻神奇的,因為附近根本沒有看到什麼鹽田!
回家後查了一些資料才知道是有的,只不過我們不知道而已。
鹽場大門前面就有一個風獅爺,而且是帶著帥印的風獅爺,
按照在莒光樓看到的介紹應該可以保佑加官晉爵。
西園鹽場主要館舍面積約有181平方公尺,建於民國五十年代,為原西園鹽場之辦公室,
因1995年鹽場關場而閒置,整修後就變成了我們參觀的現貌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tknl45/1379426252-1485839646.jpg)
進去園區後,這邊有個西園鹽務辦事處,
門額上寫著
不會唸的『叺(以)場作家』,到底是什麼意思,現在也還沒有查到..
走進後,發現這邊的門聯寫的超級霸氣的,說有1000年的歷史。
查資料後發現原來鹽場在金門有一段歷史:
金門陽翟《浯陽陳氏家譜》有下列一段記載:「始祖陳達公(八九八至九三三年)於五代後梁乾化三年癸酉(九一三年)年方十 六,閩主王審知旁求元光後,公與兄通同往,留通麾下,授節度使,加公承事郎,領父命,奏鎮同安浯洲鹽場,從之。」從此記載得知金門鹽業在五代十國便有一定的規模。
元成宗大德元年(西元一二九七年),浯洲場轄十埕,埕分上下,上埕為:永安、官鎮、田墩、沙尾、浦頭;下埕為:斗門、南垵、保林、東沙、烈嶼。除了保林埕、東沙埕、烈嶼埕外,其餘七埕都在金門島的東北角。永安埕,就是今天的西園鹽場,金門目前僅存的鹽場遺址。
老實說這個西園鹽務辦事處展示的東西處有點薄弱,多是照片與文字展示而已,可以看到一些老總統來視察的照片。
沒有導覽自己不知道要看些什麼。
比起來外頭的風獅爺比較深得我心,這邊外頭有兩尊風獅爺,
一尊就在鹽場入口處,另外一尊則是在不遠處的廟旁邊,聽在當地人說這兩尊是夫妻。
可以觀察到這兩尊是真的有民眾在拜拜的,有點香與供奉像是壽桃的貢品,
不像是金城鎮內商店前的風獅爺,就真的只是擺好看吸引遊客的而已。
離開鹽場前有人不小心在剛鋪好的水泥上留下了到此一遊紀念腳印...
為此只好跟工人大哥說對不起,請他們弄一下了XD